×

R 教程

R语言 概述R语言 环境设置R语言 基本语法R语言 数据类型R语言 变量R语言 运算符R语言 决策R语言 包R语言 循环R语言 数据重塑R语言 函数R语言 字符串R语言 向量R语言 列表R语言 矩阵R语言 数组R语言 因子R语言 数据帧

R语言 图表

R语言 条形图R语言 箱线图R语言 直方图R语言 折线图R语言 散点图R语言 饼状图

R语言 数据接口

R语言 CSV文件R语言 Excel文件R语言 二进制文件R语言 XML文件R语言 JSON文件R语言 Web数据R语言 数据库

R语言 统计示例

R语言 平均值,中位数和模式R语言 线性回归R语言 多重回归R语言 逻辑回归R语言 标准分布R语言 二项分布R语言 泊松回归R语言 协方差分析R语言 时间序列分析R语言 非线性最小二乘R语言 决策树R语言 随机森林算法R语言 生存分析R语言 卡方检验

R语言 相关资源

R语言 外部资源R语言 相关讨论R语言 面试题

R语言 运算符


运算符是一个符号,通知编译器执行特定的数学或逻辑操作。 R语言具有丰富的内置运算符,并提供以下类型的运算符。

运算符的类型

R语言中拥有如下几种运算符类型:

  • 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 赋值运算符
  • 其他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下表显示了R语言支持的算术运算符。 操作符对向量的每个元素起作用。

运算符 描述
+ 两个向量相加
v <- c( 2,5.5,6)
t <- c(8, 3, 4)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10.0  8.5  10.0
- 两个向量相减
v <- c( 2,5.5,6)
t <- c(8, 3, 4)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6.0  2.5  2.0
* 两个向量相乘
v <- c( 2,5.5,6)
t <- c(8, 3, 4)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16.0 16.5 24.0
/ 将第一个向量与第二个向量相除
v <- c( 2,5.5,6)
t <- c(8, 3, 4)
print(v/t)

当我们执行上面的代码,它产生以下结果 -

0.250000 1.833333 1.500000
%% 两个向量求余
v <- c( 2,5.5,6)
t <- c(8, 3, 4)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1] 2.0 2.5 2.0
%/% 两个向量相除求商
v <- c( 2,5.5,6)
t <- c(8, 3, 4)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1] 0 1 1
^ 将第二向量作为第一向量的指数
v <- c( 2,5.5,6)
t <- c(8, 3, 4)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1]  256.000  166.375 1296.000

关系运算符

下表显示了R语言支持的关系运算符。 将第一向量的每个元素与第二向量的相应元素进行比较。 比较的结果是布尔值。

运算符 描述
> 检查第一向量的每个元素是否大于第二向量的相应元素。
v <- c(2,5.5,6,9)
t <- c(8,2.5,14,9)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FALSE  TRUE FALSE FALSE
< 检查第一个向量的每个元素是否小于第二个向量的相应元素。
v <- c(2,5.5,6,9)
t <- c(8,2.5,14,9)
print(v < 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TRUE FALSE  TRUE FALSE
== 检查第一个向量的每个元素是否等于第二个向量的相应元素。
v <- c(2,5.5,6,9)
t <- c(8,2.5,14,9)
print(v == 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FALSE FALSE FALSE  TRUE
<= 检查第一向量的每个元素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向量的相应元素。
v <- c(2,5.5,6,9)
t <- c(8,2.5,14,9)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TRUE FALSE  TRUE  TRUE
> = 检查第一向量的每个元素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向量的相应元素。
v <- c(2,5.5,6,9)
t <- c(8,2.5,14,9)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FALSE  TRUE FALSE  TRUE
!= 检查第一个向量的每个元素是否不等于第二个向量的相应元素。
v <- c(2,5.5,6,9)
t <- c(8,2.5,14,9)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TRUE  TRUE  TRUE FALSE

逻辑运算符

下表显示了R语言支持的逻辑运算符。 它只适用于逻辑,数字或复杂类型的向量。 所有大于1的数字被认为是逻辑值TRUE。
将第一向量的每个元素与第二向量的相应元素进行比较。 比较的结果是布尔值。

运算符 描述
& 它被称为元素逻辑AND运算符。 它将第一向量的每个元素与第二向量的相应元素组合,并且如果两个元素都为TRUE,则给出输出TRUE。
v <- c(3,1,TRUE,2+3i)
t <- c(4,1,FALSE,2+3i)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TRUE  TRUE FALSE  TRUE
| 它被称为元素逻辑或运算符。 它将第一向量的每个元素与第二向量的相应元素组合,并且如果元素为真,则给出输出TRUE。
v <- c(3,0,TRUE,2+2i)
t <- c(4,0,FALSE,2+3i)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TRUE FALSE  TRUE  TRUE
! 它被称为逻辑非运算符。 取得向量的每个元素,并给出相反的逻辑值。
v <- c(3,0,TRUE,2+2i)
print(!v)

它产生以下结果 -

FALSE  TRUE FALSE FALSE

逻辑运算符&&和|| 只考虑向量的第一个元素,给出单个元素的向量作为输出。

运算符 描述
&& 称为逻辑AND运算符。 取两个向量的第一个元素,并且只有两个都为TRUE时才给出TRUE。
v <- c(3,0,TRUE,2+2i)
t <- c(1,3,TRUE,2+3i)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TRUE
|| 称为逻辑OR运算符。 取两个向量的第一个元素,如果其中一个为TRUE,则给出TRUE。
v <- c(0,0,TRUE,2+2i)
t <- c(0,3,TRUE,2+3i)
print(v||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FALSE

赋值运算符

这些运算符用于向向量赋值。

运算符 描述

<−

or

=

or

<<−

称为左分配
v1 <- c(3,1,TRUE,2+3i)
v2 <<- c(3,1,TRUE,2+3i)
v3 = c(3,1,TRUE,2+3i)
print(v1)
print(v2)
print(v3)

它产生以下结果 -

3+0i 1+0i 1+0i 2+3i
3+0i 1+0i 1+0i 2+3i
3+0i 1+0i 1+0i 2+3i

->

or

->>

称为右分配
c(3,1,TRUE,2+3i) -> v1
c(3,1,TRUE,2+3i) ->> v2 
print(v1)
print(v2)

它产生以下结果 -

3+0i 1+0i 1+0i 2+3i
3+0i 1+0i 1+0i 2+3i

其他运算符

这些运算符用于特定目的,而不是一般的数学或逻辑计算。

运算符 描述
: 冒号运算符。 它为向量按顺序创建一系列数字。
v <- 2:8
print(v) 

它产生以下结果 -

2 3 4 5 6 7 8
%in% 此运算符用于标识元素是否属于向量。
v1 <- 8
v2 <- 12
t <- 1:10
print(v1 %in% t) 
print(v2 %in% 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TRUE
FALSE
%*% 此运算符用于将矩阵与其转置相乘。
M = matrix( c(2,6,5,1,10,4), nrow = 2,ncol = 3,byrow = TRUE)
t = M %*% t(M)
print(t)

它产生以下结果 -

      [,1] [,2]
[1,]   65   82
[2,]   82  117

分类导航

关注微信下载离线手册

bootwiki移动版 bootwiki
(群号:472910771)